用户心智愈加成熟,内容创作得跟上这种成熟。在近期的多个业内大会上,几家平台方不约而同地继续强调回归内容创作的“常识”、“理性”、“规律”,认为今年上半年的爆款高潮,正源自于这种回归,来自于在大众情感共鸣、故事创新、审美升级上持续加注基本功的成果。
随着暑期档到来,《长风渡》《偷偷藏不住》《玉骨遥》先期上线不断推高热度,各平台亦有《安乐传》《七时吉祥》《欢颜》等多赛道重点内容随时待发,市场有望更进一步。
(资料图)
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2023年上半年的剧集市场,首要的变量就是整体实绩上的突破。
从口碑上看,在大基数用户评分基础上,上半年口碑排名前列的剧集,五部超8.5分,九部超8分。
从市场表现来看,根据灯塔数据,2022全年灯塔正片播放指数破百万剧集共有三部,而2023年上半年就已经有《狂飙》和《长月烬明》两部;基于暑期档正在持续引爆的状态,今年下半年及全年的剧集市场表现都有望更进一步。
从类型发展上看,重点类型有显著突破,而更多赛道也都有能力跑出爆款。其中,占据市场供应量过半的爱情类型剧集,持续进行创新,在上半年不仅有《去有风的地方》《爱情而已》这样的高口碑爆款剧,更多剧集的创作品质也在群体性地提升;市场热点的犯罪悬疑类型,则再一次迎来整体高峰期,《漫长的季节》《狂飙》开出近年来极少有的高分之外,新剧几乎全员达到良好以上口碑,是上半年整体表现最好的赛道。与此同时,仙侠、喜剧、青春、家庭、武侠、年代等多品类都有丰富的产出与精品表现。
当然,譬如科幻赛道、真人漫改赛道这些新领域的打开,先期代表作的声量与后续的丰厚规划,也给创作和受众都带来了很多兴奋点。
站在当下,内容行业对于用户的看法是,用户心智愈加成熟,内容创作得跟上这种成熟。在近期的多个业内大会上,几家平台方不约而同地继续强调回归内容创作的“常识”、“理性”、“规律”,认为今年上半年的爆款高潮,正源自于这种回归,来自于在大众情感共鸣、故事创新、审美升级上持续加注基本功的成果。而下一步内容行业的精品化发展,依然需要依靠这些核心的创新变量。
情绪共鸣,用“现实性”做框
内容创新的核心,首先是捕捉大众的情绪共鸣,而“情绪”其实是一个宽泛又缥缈的因素,创作的把握,会灵活落地在多种维度。
由大的层面来看,现实主义的盛行,带来的不仅仅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丰富,更重要的影响在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各类型各题材的渗透结合;以“现实性”为一切的框,让各种类型题材的剧集获得与当代人和当下议题的关联,由此去触达与受众更多的共鸣。
越是高概念设定、强戏剧冲突的剧集,它的口碑和影响力,越依赖于这种“现实性”的创作,正如上半年多部头部剧的突破。比如犯罪悬疑中,《狂飙》和《漫长的季节》,尽管故事的气质、烈度差异很大,但很核心的都是通过挖掘呈现事件背后深度的社会状态、多面性的人物及可嗟叹的命运,因其中的真实感去抓住了最大化的大众认同。又如武侠之中,《云襄传》找到了过去武侠世界中不太有的世俗生活以及与今人更相似的需要靠“脑力”的大侠,《少年歌行》是在江湖中描写了很有少年感的青春热血,都让这一“老化”的类型题材击中了新的观众触点。更勇敢的如《三体》,完全突破以好莱坞设定的科幻样态,做出这样一部非常落地的现实主义科幻剧,破除了这一类型很可能出现的悬浮感。
在这种大逻辑之下,更多本身就为现实题材、近当代题材的剧集,势必会更注重大众情绪最新的变化风向。
比如大众“反权威”的风潮、“去精英化”的心态,真正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观众更普遍的需求。比较典型的如《平凡之路》,在律政剧几乎全员金装、精英的背景中,这部剧将视角放到律师界的食物链底端,难得地在这个行业中打通了当下年轻人的职场共鸣。又如原本可能非常“边缘”的一部小剧《带资进组》,因为辛辣地讽刺了娱乐乱象,戳中大众高频关注点,也在自身的体量范围内成为一匹黑马,实现了不小的出圈与关注。
作为市场中最庞大又很容易为人诟病的群体爱情剧,在这一类型身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不限于爱情的、更宽广的情绪共鸣的焕新价值。《去有风的地方》就是最核心抓住打工人们想要逃离生活、歇一口气的普遍心理,将这一小情绪彻底纾解,由一个小切口反而成了一部“大剧”;而如《爱情而已》,首先更显著的是普遍性的年轻人现实成长、自我定义与认同的问题,在这其中而生的情谊,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它给人生带来的力量。
由另一个维度来看,情绪共鸣,也正是一些剧集类型“年轻化”的重要途径。如严肃文学的改编,年代剧集的创作。《觉醒年代》就曾以对当下年轻人精神的连接而成为重大历史题材创新的范例,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无论是改编创作的《人生之路》,或是正在热播的《梦中的那片海》,都重点挖掘今天年轻人的精神困境、奋斗议题等,落到不同年代环境、不同时代故事的讲述中,从不同的境遇中去对撞答案,让这些年代剧既给广泛大众以新鲜年轻之感,又能够真正引起年轻一代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独特性,复合,增量
整个上半年的剧集市场,非常突出地呈现出创作者们在寻求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由多个层面产生。
其一,新生赛道。
如科幻赛道和真人漫改赛道,两个赛道都冲破了各自的“不可能”标签:前者以《三体》找到了中国科幻剧的初步形态,证明了中国科幻剧的可能性,并让中国科幻剧走到海外;后者则对此前除《棋魂》外,总体上“水土不适”的漫改实现了又一次突破,将对内容的认可由核心圈层外扩到更多受众群体中。经过这短短的上半年,尽管市场可能会对具体项目提出问题,但不会怀疑这一领域的可行性,也对后续内容抱有了更大信心。
与之类似的还比如严肃文学的改编创作领域,这一领域尽管并非新生,但因创作难度较高,在网剧时代只有零星开发。而在近两年少量剧集的尝试之后,实证了心智不断成熟的观众对于厚重内容的接纳度和喜好度,目前创作者们逐步建立信心。尤其是在行业愈加注重内容的精神价值、人文表达的背景下,严肃文学的改编价值进一步凸显,一部小说的合理开发就可能带来一个头部的国民级作品,传统重磅文学重新成为关注新焦点,各平台都联合合作团队加大了这一领域的开发。
其二,灵活、丰富的复合元素创新,为类型化的故事带来新的讲述空间。
上半年批量性呈现的比如悬疑与仙侠。
悬疑与“东北”的三次碰撞中,《漫长的季节》以“悬疑+家庭”撞出了丰富色调的生活质感,《立功·东北往事》是注入了喜剧性和奇观性,《平原上的摩西》则在极其朴素的年代基调中做出了一部剧集化的“电影”。《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用悬疑架构引发残酷的庙堂政治与平民历史,以悬疑性增加历史剧的趣味并放大史实的惊心动魄。
而仙侠阵列中,优酷一家就以厂牌化打开了多种视角,将对传统仙侠挖掘出的“侠义”新视角、对当下女性主义情绪的回响、对更轻龄受众“二次元化”口味的把握等动作,一一落到《长月烬明》《星落凝成糖》《护心》等多部剧集中。
在其他类型中,类型复合创新也有很多出色表现,典型如喜剧阵营中,《破事精英2》《今日宜加油》作为两部圈层爆款,以极年轻化、新视野的“喜剧+职场”内容,作为极难获得好口碑的喜剧,能够位列上半年口碑最佳的剧集前十。
其三,关注视角扩展。
在上半年最典型的是更多关注中老年群体的作品出现,比如《熟年》《外婆的新世界》等。打破单一性,扩充世界观,这些剧集带来的既是更多创作视角、故事题材的可能性,也为传统类型创造了新的重构组合与化学反应的空间,典型如《外婆的新世界》,就极少见地将女性片与公路片结合,并将社会、情感、亲子家庭、女性主义等多种题材的表达放在了其中。
累进的视听创新、审美升级
正如前文所提,用户心智成熟迅速,因此,超前于用户进行审美升级,引领用户的审美需求,是当下行业非常重视的方向。
审美的定义事实上非常广阔,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创作视角、创作情感等方面,事实上也是精神审美的部分;除此之外,视听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多种创新升级,也非常多地出现于今年上半年的剧集作品中,并由此收获观众的重要认可。
一方面是把脉社会大众文化潮流,并发掘提炼其中的新意。
典型如同样对国风和传统文化体系的挖掘,不同剧集就有着不同的结合创新。其中如《长月烬明》基于仙侠奇幻基底,将同样浓郁奇幻质感的敦煌美学首次借鉴到剧作中,塑造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云襄传》则是在对江湖武侠的考量中,融合的是国风水墨、写意的部分,进行打斗场面、画面语言的设计;《后浪》则是基于中医治病养生理念,对节气时令、人文生活等部分做了融入。
另一方面,是创作者们继续在剧集中进行的视听语言创新,随着近几年的持续积累,这一方面的创新已经愈加成熟与灵活,始终在给到观众新的惊喜。同样的旧案追缉、跨时空叙事,《他是谁》和《尘封十三载》在时间线的剪辑使用上就走出了两种不同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曾经一段时期,为了追求剧集的高级感,创作者过于崇尚所谓“电影感”,甚至以其为主打标签,如今剧集对视听的审美追求,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状态,并进入多元化的走向,既可以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增添剧集风格,让视听细节成为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之一,令观众享受发现的快感,但也不惧以极平实的视听让注意力还原到对表演、对故事核心的凸显上。
因剧而异,不过度追风,呈现更强、更具差异性的创作意识,这也是属于当下剧集创作的自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