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虽然“中国电科员工痛批强制加班”事件确认是造假,但这还是引发了社会对加班现象的关注。现在,陆续有一些大规模人群研究证实,长时间工作的确有损健康,甚至减少寿命。
“每周超55小时”为长时间工作
长时间工作首先得有一个定义。
(资料图)
现在国内和国际普遍实行的是一周5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即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40小时工作制被认为是适宜的劳动时长。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当今全球有4.5亿人每周工作超过55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每天是8小时工作制,那么他们就有6天半在工作,或者以每周工作5天来计算的话,他们每天要工作11小时。这个工作时长导致每年有74.5万例心脏病和卒中患者死亡。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定义为长时间工作。中国一些互联网企业执行的“996”工作制,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甚至超过了每周55小时,可以视为长时间工作。
过劳者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52%
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在65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52%。在较低收入的社会群体中,长时间工作的人更多,也更为普遍。
研究团队分析了芬兰的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含50种疾病和死亡终点的数据,同时选择了瑞典、丹麦和英国的多个队列研究作为验证队列研究。参与研究志愿者的工作时长被分为:每周少于35小时、每周35-40小时、每周41-48小时、每周49-54小时、每周多于或等于55小时。
首先,芬兰的两项研究有59599名参与者,其中有2747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5小时,属于长时间工作。研究人员评估了46种常见身心健康状况和4种不同原因死亡与长时间工作的关系,并且将疾病和死亡的监测时间限制在65岁,这是欧洲一些国家常见的法定退休年龄。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工作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2%相关。更详细的分析显示,50种疾病中有14种与长时间工作有关,其中相关性较高的有6种情况,包括细菌性感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死亡、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睡眠障碍、受伤。
其次,瑞典、丹麦和英国的多个验证队列研究共有44262名参与者,其中有3027人属于长时间工作。结果表明,长时间工作与65岁之前早期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医院治疗感染的风险增加有关。
工作“短时长好成果”或是未来方向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一个观点:加班越多,疾病风险就越大,也越影响寿命。为了员工的身体健康,一方面,雇工机构决策者应控制加班的频率,或科学制定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于工作任务要有更合理的安排,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保护自己的健康。
目前,一些国家在对工作时长开展研究。其中,英国于2022年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相关试验,为期半年,共有61家企业约2900名员工参与。据今年2月21日公布的试验结果显示,1/3的公司认为,减少无效的工作时间,反而有助于员工收入增加、流动率下降及倦怠程度降低。
研究者认为,以较少的工作时长达到较好的工作成果,是未来职场人共同努力的方向。